首页-天九-「区块链平台」1.目的:指导铝合金型材挤压工艺技术及操作要求,实现标准化、规范化作业,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和产品品质保证,提高工作效率,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。
6063/6463 460~510 平模取上限,分流模取下限特殊复杂断面取上限
3.1.2确认铸棒与工、模具的温度、型号规格、专用垫应符合工艺要求,并迅速吊装模具,保证挤压时有足够的温度,确保首料挤压顺利。
生产过程实际挤压速度的控制,应能保证型材出口温度≥520℃,同时又有良好的表面。
3.2.2压余厚度10~35mm(按机型大小确定,大机型压余厚,小机型压余薄)。
3.3.1为防止闷车,保护模具,开机前必须用测温计实测棒温确认符合工艺要求方可上模。
3.3.2挤压时,每次只允许剪一根铸棒,待前一根挤压基本结束时方可出剪,不准提前剪棒。
3.3.4挤压操作时,挤压垫片放在垫片架上时一定要注意垫片方向,尤其是送入送料架时,要观察其方向是否正确,是否有倒置,当挤压完毕剪刀下降切断压余后,注意观察压余是否与模具分离。
3.3.6当主缸压力升到21Mpa而不能挤出型材时,应立即停止挤压,并且检查挤压筒温度、铝棒温度、模具温度是否达到工艺要求,并检查专用垫是否使用正确及有无塞模现象。
用固体润滑剂润滑剪刀刃、模具、挤压筒端面时,要注意不可将润滑脂涂入挤压筒内壁、剪刀面、模具进口,防止制品出现缩尾、起皮、气泡等缺陷。为便于压余与垫片分离,可用少量的润滑油脂润滑挤压垫片。
3.3.9首料挤压,检验员(或机台长指定人员)应及时进行几何尺寸,表面质量、壁厚及装配松紧度检查,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。挤压过程操作手及检验员要经常观察表面质量情况和几何尺寸,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。一般情况下,每挤压3—5根棒应检查一次,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当班检验员或当班领导进行确认能否继续生产,防止成批报废。
3.3.10为避免表面擦伤,要防止冷床上料积成堆,互相对擦。型材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隔。拉直工应避免拖拉型材,尽量使用自动输送系统进行矫直。
3.3.12每班结束前或改变合金时,废料应及时分框清理,除纯铝和6063外,其余均应注明合金牌号,并将压余和废料清至指定地点。
4.2拉伸时,大开口型材、空心型材两端必须塞入专用垫,以防端口变形过长。型材夹紧后,先绷直,再拉伸,同时矫直弯曲和扭拧。
4.3每次只允许拉伸一根型材。型材即要拉直,表面又不能出现桔皮组织及变形
5.2按生产要求调整好定尺挡板,保证长度符合要求,型材长度允许偏差为+0~15mm。具体根据可按订单要求。
5.3锯切时发现锯齿粘铝时应及时清理,以免影响型材切口质量,防止锯口变形;每锯一下,必须用破布擦干净平台(或压缩空气吹干净),方可移料再锯防止擦伤型材底面。
5.4成品锯切应严格按生产计划的定尺长度,支数要求进行。并经常抽查长度、尺寸是否符合要求。型材锯口处,应无明显变形及严重毛刺、飞边。首刀成品料锯切完,质检员应及时对制品断面尺寸、弯曲、扭拧、间隙、角度、表面质量和长度进行检查,合格后方可成批锯切,锯台上不允许有铝屑,以免划伤和污染制品。
5.5切头长度200~300mm,切尾长度400~500mm。当头尾有质量缺陷时,长度不受上述限制。
装框时手套要干净,要轻拿轻放,防止磕碰伤。装框头尾要平整,并衬以适合的垫料,垫料上下要对齐,发现锯口有油污及残余润滑液时,应用干净布擦干净。做好根根检查,严禁不合格的型材流入下道工序,需要时应对锯口形状、毛刺、飞边进行人工修整,锯口变形的型材严禁进炉时效。